找邮编网 > 安徽 > 黄山 > 徽州区 >

竦塘村邮编242700

  • 行政地名:竦塘村
  • 行政隶属:徽州区
  • 行政代码:341004101
  • 长途区号:0559
  • 邮政编码:242700
  • 行政级别:

竦塘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西部,因水口之“竦塘”而得名,与休宁县万安镇接壤。全村由16个自然村组成,32个村民组,近4000人。村党总支下设金竺、晚霞、苗木、能人创业4个党支部,现有党员88人。竦塘村的主导产业为种养殖业和劳务输出。

近年来,竦塘村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基础,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苗木种植业,在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中进行开创性的探索,以实现村民和村集体“双增收”为己任,努力做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相融互动,加快建设黄山北站后花园和打造“幸福竦塘”。

竦塘村系西溪南镇最大也是目前全市人口最多的行政村,辖32个村民组,人口约4000。该村因水口之“竦塘”而得名,旧时为一大的自然村落,其村域自西溪南西面之仁尼寺始,向西延伸,直至金竺山麓之葆村。现在的竦塘村,解放前后尚称竦塘尾,盖其末端也。旧时有“十里长街”之盛,其遗迹、风俗、旧事甚多,今就见闻所及,摭拾于后。

一曰状元桥。桥不知造于何时,桥之右俗名“塔边”,现为一片农田;桥之左名“和尚山”。塔边与和尚山有溪水相隔,昔时无桥,由塔边至和尚山必须涉水而过。溪水源于金竺山,流入太平溪后汇向丰乐河。状元桥架于溪水之上,遂使塔边与和尚山一线贯通。塔边原有村民聚居,至今遗迹尚存。传说有一村妇,年少丧夫,遗一子,家道贫寒,生活无着。为维持生计,抚养遗孤,遂涉溪水到和尚山为僧人浣衣取微资度日并供儿读书。天长日久,有寺僧与之勾搭成0,寡妇遂倚之度日。其子聪慧过人,成人后入京经公车考试并获殿试,竟中榜首为状元,荣归省母。时母仍日涉溪水去寺中。状元不知就里,且事母至孝,遂建桥以便往返,取名“状元桥”。后母病故,有人始将僧污其母事告之。状元认为其母颇重名节,定是僧迫母志。僧非生父,且辱其母,系父之仇人也,遂杀僧以报父仇。故后人论此桥曰:“造桥遵母命,杀僧报父仇”。如今该桥藤蔓丛生,题名自右向左横书,“礄”字尚清,“元”字仅存一点,“状”字一捺仍可辨认。村中人云,此三字数年前尚完整,惜被村童牧竖凿击损坏。遍访多人,俱言是实。但状元为何朝何人,尚无资料可考。

二曰“八角亭”。位于葆村与竦塘之间,正处金竺山麓,为民初郑炽庭捐造。亭之左侧,有一瓦廊,壁上绘有佛像,现瓦廊犹存,像则在“文革”中被毁。亭之右有一片松林,入林则荫翳稍暗,幽深之所也。松林四周为石坝,西边石坝下有清泉一泓,终年清澈不涸,游鱼翕忽,即大旱之年,水亦清碧如镜。昔时无自来水,大旱时,村民常来此肩水餐饮。亭之八角,均置风铃,风起处丁零作响,悠扬悦耳。亭有两层,明净幽适,登临其中,金竺胜境耀然入目。亭之大门两侧,昔有楹联一副,为唐模翰林许承尧撰书。联云:“万岫分清,大好烟云揽金竺;双溪引碧,此中桑竹似桃源”。现亭坏一角,联不知为何人摘去。

三曰金竺山。金竺山地处黄山、白岳之间,与休宁之松萝相接,为黄山余脉。峰峦起伏,脉系相连,山外有山,朦胧叠翠。山上苍松丛立,山岚缭绕,有二溪沿谷而下,汇于葆村、竦塘入口处,此所谓“双溪引碧”。山中气候瞬间变化,风雨晦阴之日,则水气氤氲,轻云飘忽;云敛烟收则山碧水洗,万岫分清。山中芳草鲜美,野花繁多,如春之幽兰,秋之百合,均可植养。而猕猴桃、毛栗、野柿等野果,均可采为杂食。沿山径拾级而上,至半山有一亭曰“上亭”。再上有石名“乌

石头”,状如黄山之“飞来石”,石乌色,与山岩迥异,故有此名。再上,左有“观音亭”,右有“龙井亭”。龙井亭有甘泉一眼,为石方井,其水清澈,亦终年不涸。解放前,迷信未破,村民常至此求雨。据云求雨时,虽烈日在上,均头戴斗笠,最前者至龙井,舀水一碗,立即反奔而下,如是即能致雨,故名“龙井”。山上有一佛寺遗址,只剩少许屋基,事迹则不可寻了。自山麓至峰巅十余里,极顶远眺,可见徽城房屋小如鸡埘,丰乐之水如衣带飘入练江。如今部分山场已开发种植茶饮菊花,有花农示笔者一联云:“坐看铁马观石耳;襟带丰溪会新安”。铁马与石耳均为山名,一在浙江,一在休宁,山头均可相望。

四曰临塘古寺。亦位于金竺山麓,临塘头背后山上。全山范围约三十亩,其中大半为寺址。该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经过“文革”,遗址成为废墟。今笔者根据记忆并走访当年寺僧,略述其梗概。该寺坐北朝南,横向约40米,纵深约50米。寺外东面有一如来石柱,柱上有如来石雕。寺前荷花池塘,为寺中所设之“放生池”。塘北为草坪,约七、八米宽。草坪以北,即入寺中。寺开三门,正中大门,两边有二石鼓,俗称“石立”。左右又开两门,各有两道门槛,相距约丈许。门内塑哼、哈二将,高约二丈,怒目圆睁,足下各踏两个小鬼,形状怪厉惊人。笔者曾到四川酆都鬼城,未见如此巨像。小时进此门,不敢久停,直奔而入。入寺后,背面正中为金身0韦驮像,手执金柱,神态庄严,贮龛中面北而立。右侧有文王殿,内塑周文王金身塑像。文王殿再右侧,为地藏王殿,内有院落,昔为竦塘汪姓停棺之所。韦驮龛之左侧为五福殿,中立两怪:一曰判官,一曰小鬼。判官手执生死簿,掌握人间生死;小鬼一手持木板,-“你又来了”,另一手持铁链,表示拘捕死鬼,状亦骇人。韦驮前正中有一片空地,置大铁炉,供拜佛者焚香化纸。由炉前正面向北踏石阶而上,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内佛座两层:上层供三尊大佛,居中者为如来佛,即释迦牟尼;下层有两罗汉。大雄宝殿两侧,塑十八尊罗汉,左右各九尊。有的面貌狰狞,有的温文尔雅,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大雄宝殿梁上正中设有玉皇大帝座,座左右为二十四柱天,左十二、右十二。韦驮像前左侧石阶之上有武王殿,供周武王金身像一座。大雄宝殿右侧有一院子,系寺内菜园,中植一株盛大甘露及多株紫荆,余为菜地,此外还有一口水井。大雄宝殿北面后间,供弥勒大佛,笑容可掬。面北与观音堂相对。观音堂坐北朝南,前面有一石砌方形大香炉,亦作焚香化纸之用。观音像端立堂中,旧时求子均至此叩拜。观音堂与弥勒佛龛之左右又各有两殿:右为“三官殿”,一说是“福、禄、寿”三官;左塑赤脚大仙及龟蛇二将,足踏龟蛇各一。观音堂后,即为方丈居住之地,有大五间、小五间、四天井。寺内所有佛像,皆系镏金,传说寺毁时,许多人去寺内佛身刮取金屑出售。寺顶有黄色、紫红、宝蓝镇风顶各一,均为圆鼓形。据考证:该寺始建于南北朝萧梁时期,明朱洪武在江西为陈友谅战败后曾在此留驻。至清咸丰、同治年间,竦塘汪东山曾予重修。

竦塘村素有黄、汪两大姓,两姓中又以黄百万、汪东山声名最著。

汪东山,又名仁泰,系清代巨商,在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常熟及浙江之富阳等地,均开有店铺,约二、三十爿。因其名气甚大,信誉颇佳,故赚钱亦易。有一次,他自歙城从水路经建德至杭州,在椅上打盹,其随行店友趋而言之:“东翁,有某友人拟以您的名义为前导与他人为商,并请您入股,不须出资,能允否?”汪东山实已入梦中,头俄下倾,店友以为同意,遂允该友人。不久,汪东山自浙回,店友告之:“前次允入之股,已分得红利六千大洋。”汪东山愕然曰:“何有此?”以故时人称之为“白财星”。

汪东山家资颇丰,曾捐资重修临塘古寺。弟兄四人,东山为长。业成后派店友回家为三位弟兄建房。第一次建房系在郑家源,建成验视,嫌其陋小,遂赠与该店友。今此屋尚存,虽属古建,但范围不大。接着又在竦塘连建三座楼房,赠与三位弟兄。最后再建自己住所。建成后,认为不够气派,又拆去重建,购白果树料,采浙江茶园石方,经十年始成。前后五宅,均属徽派古建精品,其中一幢,已被迁往潜口古民居博物馆保存。汪东山本宅占地二亩八分,门前有一平坦,分石坪、土坪。坦上有长方石条砌成翠竹花园供观赏。泥坪上原有长石条数百方。出大门有长条大石凳两个,狮子石鼓一对,分置两旁。进大门为一排白果门板,三个石雕门楼,大厅及里厅均为白果柱壁。屋梁别致,四厅均饰有木雕狮子。后院植两棵合抱柏树。

汪家原颇兴盛,至汪东山子汪仙槎手上败落。旧时地方上时有“香会”及“保安胜会”,逢会必搭台演戏。汪仙槎为人豪阔,自恃家资殷富,凡四围村人来观者,不分认识与否,均听其来家就食,多时竟日至千人。如是者数年,遂家道中落。汪仙槎有子8人,分炊时,每房仅取六斤大米,用具均缺,于是各房均赖岳家接济。嗣后,汪仙槎长子汪卓之(又名汪礼鸣)入贡补廪生,就任盛宣怀(盛杏荪)家总管,安排各弟兄就业,家业中兴。汪礼鸣常以船运衣被回乡救济乡中贫民,大灾之年更捐巨款赈济,曾获当时中央方印功勋奖章。抗日战争爆发后,江浙商业难以维持,各弟兄逃回老家,汪家再遭蹉跌。

自咸丰、同治年间至今,汪氏大宅已历百余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遭到破坏,土坪被占,竹园长石条及大石凳因建水库被拆,一对狮子石鼓移入室内,两棵大柏树亦不知去向,石雕门楼尚有一方完整保留。屋舍轮廓犹存,九个天井,百余根白果柱梁,颇引人注目。笔者所见徽派民居甚多,若论规模,似无过于汪家者。

竦塘黄姓,以黄百万为巨擘。黄百万商业起家,当时银元百万,可谓富甲一方,人莫与之匹者,黄百万之名由此而来,其真名反不为人所知矣。传说黄百万有二十四把金交椅,埋于乌石头(即金竺山)下,显系荒诞之言,盖形容其富耳。其孙黄吉文、黄吉武,笔者均曾亲晤。黄家厅与黄氏宗祠笔者幼时亦曾亲见,今已荡然无存。

黄百万之富,声名远播。其嫁女轶事,远近皆知。黄家有二女,长女嫁西溪南,次女嫁莘。长女将嫁时,因留恋母家优越环境,终日啜泣不止。黄百万一时性起,叱之曰:“又不死人,哭尸哭灵!”长女答云:“您骂!您骂!我就要个狮(狮尸同音)要个麟(麟灵同音),否则就不嫁!”黄百万无奈,只得抚慰她说:“就给你个狮子。小妹也不能少,就给个麟吧!”嫁女之日,热闹非凡,真是“十里嫁妆五里红”:有红皮衣箱一百零八只,锦绣披红龙套棺椁一口,外加老黄狮子披黄袄,嘴巴一张舌头红。嫁妆里包含狮子、棺椁,其豪华可见一斑。自此遂有舞老黄狮的风俗。狮头木制,黄布为体。每年春节,老黄狮从正月初一就回竦塘拜年。有时四人在内,有时两人,家家舞遍,时间长短,看所酬多寡而定。酬劳物品一般是红包、米粿、冻米糖。竦塘旧俗,春节前家家做冻米糖和米粿,米粿当中有一种又名“寿桃”,以木制模,将米粉置模中拍实,取出蒸熟即成。舞狮时,酬多者舞全套,次者舞半套,最次者狮子嘴巴一搭就走。舞全套的,可以在四张重叠的八仙桌上跃上跳下,颇见功力,笔者幼时常见之。狮子嘴上布满黄毛,有的人扯下黄毛,扎成小的扫帚,佩戴在小孩身上,说是可以“避邪”。舞狮的人常随身携带以赠索者。舞狮自正月初一直至十八,有时延至二月初二。此俗解放时仍存焉。

次女嫁妆之盛,不亚于长女,唯麒麟以青狮代之。由于娇生惯养,次女到夫家后,拒食婆家烟火,仍要黄家供应。黄百万无奈,只好派手下奴婢及侍嫁婢女,天天送茶水餐食至莘供女食用。以前由竦塘到莘,要经石桥过渡到琶村。一日清晨,婢女送洗脸水及早餐赶到石桥,而渡船却在对岸。婢女急呼:“渡船快来!慢了东西要凉掉了。”摆渡的人说:“你家老爷家资万贯,造一座桥不是更方便吗!”婢女归告黄百万。黄一想不错,于是连夜筹办造桥材料。不久建成,取名“望姑娘桥”。此桥由琶村正街直通石桥。笔者幼时均由此桥到琶村。现桥已塌,但桥脚旧痕犹存,遗迹可辨。当地亦曾有青狮舞,后来仅剩黄狮,有人说青狮上天了,实因黄氏次女少年早逝,无后而停。

黄百万家也曾一度败落。一日,黄百万与马夫多人赶着骡马,路旁一童问:“你们这些骡马是干什么的?”马夫说:“驴驮锁匙马驮金,我家老爷的金银数不清!”小童戏之曰:“三天两把火,两天死人,看你家老爷贫不贫!”马夫闻言,重重打了小童一记耳光,不料正中耳后致命处,小童竟死于非命。死者母亲悲痛欲绝,经劝解,传话给黄百万:“死也死了,我也不难为他,我只要求厚葬。要瓷器棺材一口,灯草烧灰八百斤殓葬,否则只有到官庭处理。”黄百万当即诺诺连声。讵料瓷器棺材易办,灯草灰难求:灯草本身就轻,烧八百斤灰,需灯草不知凡几!于是耗尽资财,遍求灯草以了却此事,家遂败落。当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后来其孙黄吉文在上海仍开有数家纱厂,解放前夕,迁往香港。次孙黄吉武家居琶村,解放后,闻夫妻均死于福建,其子女已无消息。

黄氏曾有名医黄雨田,又名黄泽霖,宗叶天仕,专于瘟病,治愈病人甚多。其长子黄正青亦属解放后之较好名医,现已无继业者。竦塘小学开办于1936年,即黄雨田与汪仰山两人出资兴办。

竦塘旧俗较多。如过春节,称为过大年,除夕要吃团年饭,全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小孩更可喜得一些糖果食物及压岁钱。交子时,放鞭炮封门,不管谁人喊门,都不再开,一直到年初一始开门。当然有钱人家和无钱人家过年是大有区别的。有钱放债的人家,交子前可以打着灯笼向债户讨债。债户则在子时以前避起来躲债,债主找不着也就没办法。大年初一债主和债户抵面相遇,亦不能说债务之事,更不能索取欠债。大年初一的上午,家家都不扫地,说是会把财禄驱走,一定要待下午始可清除垃圾。腊月廿四日送灶神上天,正月十八日

接灶神归来。灶上须贴“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还设有灶君神位。现在个别迷信者仍沿袭此俗。正月初五“嬉龙烛”。家家户户备有“龙烛板”,就是长条形木板一块,板厚寸许,宽七、八寸,长约五尺,上面有插红烛的钉座五至六个,板两端各有一圆洞。是夜,各家都拿出龙烛板,用比板上圆洞稍细一点的木棒将各家的“龙烛板”次第穿连,上下插上木楔。这样一家家的烛板就连成一条长龙,龙头、龙尾各有司其事者,一片通明地游遍全村,至夜半方散。笔者当时家中缺少劳力,遂事先请好青壮年人代之。正月十五闹元宵。各家各户提携灯笼汇集广场之上,放烟花、火炮,亦至深夜始散。二月初二,称为“土地节”。敬土地是购一纸人,供奉在厅堂正中桌上,另置果品香烛以祀之,是日中午吃炒米粿。三月清明,族中每家均派一人赴宗祠齐集扫墓,要一整天方可结束,是日中午由族中炒面供扫墓者午餐。端午节挂钟馗像、插菖蒲艾叶、洒-酒,说是除瘴避邪。农历七月初七夜,还有乞巧之说。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团圆节”。晚上拜月亮、戏香龙、摸秋、吃月饼、拖尸。据传统说法,吃月饼、拖尸是杀鞑子,所谓杀鞑子,乃明朝反元故事:月饼内有一张托纸,是通知起义反元的日期;拖尸,就是一个人坐在破的缸皮上,另一人拖着跑,表示杀了“鞑子”(元兵),拖去抛掉。拜月,则是露天放一张案桌在月光底下,摆上石榴、桔子、梨、南瓜等,表示敬月神;摸秋,一般是小孩子做的,到人家菜园子里去采瓜果,主人就是见了,也不声张。戏香龙是用稻草扎成龙身,以手电筒做龙眼,晚上出动后,家家都用烧着的香插在龙身上,据说插得越多,家中越发。戏龙之时,一片星火,两道银光,全村飞舞,至午夜始奔向竦塘,弃入塘中,所谓“香龙入水”,腾飞而去。

另外,竦塘旧俗,每年秋收以后,都要举行一次“保安胜会”,纪念唐朝“安史之乱”中张巡、许远故事。史载,安史乱起,张巡先据河南雍丘,后与许远同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孤军御敌,力挫叛军,以身殉国,为屏蔽江淮、全面平叛创造了有利条件。后人景仰其英雄气概,怀念其历史功绩,每年秋收之后,开盛会纪念之。有纸扎的大王、二王(即张巡、许远,或称东平王、西平王)巨像,还有纸船一艘,船上置36人,为其部将同时殉难者。台前竖立一大纛,用粗毛竹为竿,约百十斤重,演戏三天以祭祀。记得1937年前后笔者入徽州中学前,曾在石桥吴文波先生的鼓励下,为戏台柱上撰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保一方清吉,千古留芳;佑四季平安,万年永葆”。因系第一次尝试,心存惶恐,故今犹记之。“保安胜会”最精彩的一幕是“祭旗”。因大纛甚重,必须大力壮汉一人,从穴中拔出并撑稳前趋,左右多人护卫,方能确保旗帜不倒。另有两人,各擎大王、二王随纛而奔,数人肩纸船随后,还要宰猪一头相送。从戏台前至竦塘后焚烧,称为送返天宫还神位。除竦塘外,岩寺“上九”、唐模忠烈庙,均与祭祀张巡、许远有关。

此外,还有两年举行一次的香会,那是为朝九华而设。会期较长,必须家家斋戒,只能吃素,不许茹荤。朝九华者以老年人居多,胸悬黄色香袋,数步一跪至村中,村人列队迎接,也要演戏数天。期间迷信之举甚多。祠中还悬挂十殿阎王图像,香烛不断。会完,始开荤腥,称为开戒。

竦塘村周边行政区邮政编码

行政地名邮政编码长途区号行政代码行政级别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灵山村 242700 0559 341004103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新田村 242700 0559 341004202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石川村 242700 0559 341004103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广惠社区 242700 0559 341004100 社区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杨村乡山口村 242700 0559 341004201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徽州社区办中山社区 242700 0559 社区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杨干村 242700 0559 341004103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罗田村 242700 0559 341004100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祊塘村 242700 0559 341004100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下街社区 242700 0559 341004100 社区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 242700 0559 341004103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 242700 0559 341004102000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东红村 242700 0559 341004101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洽舍乡 242700 0559 341004200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虹光村 242700 0559 341004100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洪坑村 242700 0559 341004100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富溪村 242700 0559 341004202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蜀源村 242700 0559 341004102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潜口村 242700 0559 341004102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琶村村 242700 0559 341004101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上朱村 242700 0559 341004100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 242700 0559 341004103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碣石村 242700 0559 341004202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竦塘村 242700 0559 341004101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洽舍乡张村村 242700 0559 341004200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杨村乡胡川村 242700 0559 341004201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呈阳村 242700 0559 341004202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澄塘村 242700 0559 341004102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杨村乡梅川村 242700 0559 341004201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汪村村 242700 0559 341004103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 242700 0559 341004100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 242700 0559 341004202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临河村 242700 0559 341004100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西溪南村 242700 0559 341004101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坑上村 242700 0559 341004101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坤沙村 242700 0559 341004102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富山村 242700 0559 341004100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洽舍乡洽舍村 242700 0559 341004200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东山村 242700 0559 341004102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信行村 242700 0559 341004100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光明村 242700 0559 341004202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龙井社区 242700 0559 341004100 社区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杨村乡篁村村 242700 0559 341004201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上街社区 242700 0559 341004100 社区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杨村乡 242700 0559 341004201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翰山村 242700 0559 341004100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 242700 0559 341004101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琶塘村 242700 0559 341004101200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徽州社区办丰乐社区 242700 0559 社区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永兴社区 242700 0559 341004100 社区

CopyRight 2020-2022 找邮编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019715号-9

找邮编网提供369个城市地区邮政编码查询,精确到区、县、乡镇、村级邮编查询,数据真实有效。